北京周易研究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术论文 >

《中华易道论宇宙本原》

时间:2022-03-08 11:55来源: 作者: 点击:
《中华易道论宇宙本原》内容提要 世界是物质的,哲理是逻辑的,规律是科学的,易道是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德是本性及功
《中华易道论宇宙本原》 内容提要 世界是物质的,哲理是逻辑的,规律是科学的,易道是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德是本性及功
 
 
 
 
 
《中华易道论宇宙本原》
 
 
 
 
 
 
 
 

 
内容提要
世界是物质的,哲理是逻辑的,规律是科学的,易道是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德是本性及功能,道是法则与规律。德在道中,道在理中,理在性中,性在物质之中。
宇宙的运变是发展的,万物的生化是自然的,生命的周行是螺旋的。物质永恒,能量长存,运动无停时,发展无止境。
物极则反,只是现象界的一般规律,并不是宇宙大道的全部。知足常乐,仅是社会上一种自满自足,无容无欲,守旧享乐的观念,并不是科学正道的人生哲理。
社会是容身之所,民众是养命之源。自我完善是处世美德,自强不息是为人精神。
 
 
 
 
 
 
 
目  录
 
第一部分、浅述《周易》八卦的阴阳象义………………………03
第二部分、从八卦的创作与发展看《周易》的属性……………10
第三部分、立足当今看《周易》、《老子》论宇宙本源…………14
第四部分、阴阳物质的性能与特征……………………………20
第五部分、宇宙生成之理与运化之道…………………………27
第六部分、中华易道与当今科学………………………………32
 
 
 
 
 
 
 
 
 
 
 
 
 
 
 
第一部分  浅述《周易》八卦的
阴阳象义
中国《易》学自伏羲氏始作八卦,至今已有六千余年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与前进航向。人们尊崇的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立足科学发达的当今世界,学习探索《易道》,我们感到无比荣幸自豪,同时也感到责任之重、路途之遥,但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经过一代接一代的不懈努力,定能把《易道》继续发扬光大。
学习《易经》,首先要了解“易”字像什么、所指什么。方方正正的汉字是有象有义的。就易字的取象而言,应是上日下月。《周易系辞》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日月之道贞明者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也许有人会说《系辞》这些论述是言日月,但只不过是说明字的象义,好像与易字无关。其实不然,明字是象义直观,而易字是象数义理内涵,因而月为变象。如不取月之变象,易当写做“上日下月”,若如此,就未免不能取易的全部象义了。若以勿字论易,就是太阳勿能勿为或太阳不,不要,既含糊不清,又不合情理。只有以变形之月为易,才能象取日月,义含三易,而且尽含阴阳之道于易字之中。这应该就是易字之义,易名之用。易之三义,简易、变易、不易。易字上日下月,简易就是象日月一样简单明了;变易是月形之变、昼夜之变、四季之变皆源于日月之运转(古人认为天动而不息,地静而守位);不易者,天地日月之体,昼夜四季之序不易。又因日代表阳,月代表阴,所以天地万物的法则规律尽归日月的运行之中。《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即此。具体确切地说,易道就是阴阳之道。
《易经》是一部非常奇特的著作。其一,《易经》的发展历程是无与伦比的。自伏羲氏始作八卦,重成六十四卦以来,经神农、黄帝尧、舜时的尚象制器,《连山》《归藏》《周易》的演变直至春秋战国时的易传成书,已经历八个朝代三千余年。《周易》传至当今又历时两千余年。在此期间研易者蜂起云涌,其著作汗牛充栋,虽未及至玄至妙之境,但总在自身的发展中一步步地前进着,为民族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连山》《归藏》已失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当时记录方法落后,物质条件不具备,不能长久保存;二是后者优于前者,习用后者而放弃前者)。我们现称的《易经》即《周易》,是《经》和《传》的合称。其二,《易经》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取象是天地万物,其结构框架是由阴阳符号搭建起来的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数理逻辑是用阴阳奇偶之数(天地之数即五行生成之数)配《河图》《洛书》,以五行生化之形式明宇宙万物之理。其三,八卦之爻,性分阴阳,位设三才,卦象取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从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的取材准备看,八卦的基础是宇宙实体;取象是天地万物;标准是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目的是以前民用,使民不倦,使民宜之。其四,因上述缘由,“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所以易理经纬天地,包容万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从天地到粒子,从自然界的万物到社会人身,疏而不漏,尽在其中。所以要探求宇宙本原,穷究万物规律,唯《易》莫属,舍《易》别无他求。
《易经》的构建奇特,功能准天地纳万物。显天地之道让人效法,明万物之规教人遵循,正所谓“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其内容是六十四卦卦爻辞即《经》及解《经》之《十翼》即《传》。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演变形式,就是宇宙万物的化生模式,它源于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涉及三才五行,河图洛书。这就是“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缘由。
下面我们接着讨论“卦”字的象义,八卦的象义及阴阳符号的象义。卦字左圭右卜,据说圭是垒土而成,是最初测日影所用的土堆,卜是后来测日影的竖杆及系绳系物以定杆垂直程度的横棒之形,此二物皆测试之用,取二物之形合卦字,定含测度之义。八经卦各由三个阴阳符号组成,这三个符号分别代表天人地之位。六十四卦是由八经卦两两相重而成的六爻之卦。六爻源于天人地各有阴阳。六爻之位从下至上代表宇宙万物生长消亡的全过程。对阴阳符号的取象历来众说纷纭。我认为阴阳符号的取象是天地。因为代表阳的天碧空万里,一望无际,可以一贯通,故以“一”表示(观象于天)。地则不然,今人说大陆海洋两大部分,古人也熟知山水截然不同,不可以一贯通,所以以分一为两半的符号“--”表示地。(观法于地)。这既符合太极生两仪之理,也符合观象于天,观法于地之所取,更切合八经卦之乾三连由三个阳爻组成纯阳为天,坤六断由三个阴爻组成的纯阴为地。由此可知阳爻阴爻的取象是天地。就数而言,用一象天,用二指地(写做--),既符合天一地二等奇偶阴阳之数理,也合乎一始二生之数义。“子曰: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系辞》正此。“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既明宇宙根于阴阳,也明天阳地阴,宇宙万物皆阴阳所生,天地所成。“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乾坤则几乎息矣”《系辞》。很明确,天地乾坤者一阴一阳,一阴一阳者天地之理,宇宙之道。《易经》从天地之理,循宇宙之道,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彰显于人,以利遵循。若宇宙象易卦、如人身,那么天地之道就易理,是精神。所以不知《易》就是不知宇宙之道万物之理。雷风水火山泽等卦之符号、卦名、取象,既符合乾坤两卦阴阳符号演变逻辑,又合乎宇宙万物自然之理。如“震仰盂”为雷、阳爻居坤之地位,一阳居二阴之下,取一阳始生之义,雷鸣地动之象。雷鸣必动,故名震为雷,属阳善动。 “巽下断”为风者,阴爻居乾之地位,一阴居二阳之下,取一阴始生之义,风行天下之象。风行无空不入,古巽卦为风属阴善入。 “坎中满”为水者,阳爻居坤之中位,一阳居二阴之中,取内刚外柔之义,江河流水之象。水性趋下故名坎为水,属阳善下。 “离中虚”为火者,阴爻居乾之中位,一阴居二阳之中,取外刚内柔之义,日丽中天之象。就火而言外焰烈而内焰柔,火势上炎,故名离为火,属阴善升。 “艮覆碗”为山者,阳爻居坤之上位,一阳居二阴之上,取上刚下柔之义,横看成岺之象。山者地之所起,静而不动,故名艮为山,属阳为止。 “兑上缺”为泽者,阴爻居乾之上位,一阴居二阳之上,取下天上地之义,湖泽蓄水之象。清水碧波,故名兑为泽,属阴为悦。“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系辞》)。
六十四卦由八经卦相重而成,其爻有六。《易》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三才之道也”《系辞》。“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说卦传》)。所以六爻之卦,以示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生息变化的程序及规律。故而“道有变动,故曰爻”。“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系辞》)。
在数理方面,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到六十四卦皆倍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者也”(《系辞》)。天地之数即五行生成之数。一至五为生数,六至十为成数。天数者一三五七九为奇为阳,地数者二四六八十为偶为阴,生成之数皆奇偶相合,阴阳相配。“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的五位指一二三四五的五个生数之位;相得指五个生数相得五以成成数;而各有合指生数成数合而成为五行之数。如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得五成六,一与六合而为水;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二得五成七,二与七合而为火;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得五成八,三与八合而为木;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得五成九,四与九合而为金;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得五成十,五与十合而为土。五行之生数十五,成数四十、生成之和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者,可以数理逻辑推演五行的生克制化,天地的阴阳转换,其中的奥秘幽微可测可知。“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系辞》)。此神即高奥奇妙之义。
对“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系辞》),朱子是这样解释的:“大衍之数,盖取河图中数天五乘地十而得之。以五乘十、以十乘五,而亦皆得五十焉。至用以筮,则又止用四十有九,皆出理势之自然,非人之智力所能损益也”。如此解释实难让人满意。因取一象太极,卦一以象三(才)实是符合手法,实际所用的四十八数,乃八卦六爻之数。分而为二以象两。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是关键程序。目的在于求出八七九六,四个数。八七为少阴少阳,九六为老阴老阳。得阴阳以成卦,定老少以知变。筮字乃巫人用竹之象。其法不是人人会做,个个能筮,实则是巫人替求筮者代做。这代做的筮者,绝不可能如求筮者亲身经历,心神向往,只不过是代做程序,求数定卦,依卦解说。蓍筮本为模仿,这样以来更是不着实际,离道愈远。求得的卦,只能是阴阳符号,推算只依数理逻辑,失去了真实性,只流于形式。这也许就是孔子所谓:“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的所指。
 
 
 
 
 
 
 
 
 
 
 
 
 
 
 
 
 
 
第二部分  从八卦的创作与发展看
《周易》的属性
任何一种理论的创立,任何一种观念的形成,都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渊源的,但决定因素是创始者的聪明睿智,远见卓识,独到领悟,关键在于与实践的结合。若脱离实际,理论就成了空中楼阁。以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一例。
“古者包羲氏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伏羲氏作八卦的取材对象是天地万物,鸟兽人文。“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是八卦的标准和应具备的功能。“做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以下所引皆《系辞》之言)。这是对伏羲氏尚象制器以为民用的描述。
“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来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这是对神农尚象制器,教民耕作的描述。神农即炎帝,正因他制作农具,教民耕作,人们尊称为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这是对当时开设市场,聚货交易,利民之举的描述。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此言顺天时而合地宜,治理有序,如衣裳共为一体各有所宜的协调配合之用。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此言水陆交通的发展,便行利民的状况。
“重门击柝,以防暴客,盖取诸豫”。此防盗自保之法。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此粮食加工的开始。
“弦木为孤,剡木为失,孤失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此言弓箭之利,保家卫国之用。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相传有巢氏作巢以避风雨,到上栋下宇的宫室之居,比穴居野处,已有天壤之别了!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葬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从对死者安葬的改善,我们祖先的慈孝品德由此可见一班。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离”,此述从结绳记事到文字始创及书契应用的发展过程。离为丽,日之象,光明正大之义,是向明而治的写照。
以上是易卦伴随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记述,不管留于何时,出自何人,也不论真实程度有多大,我认为起码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用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叙述客观,接近实际,合乎规律。二是用易学观点来看,变化合乎易理,发展遵循易道。若过分挑剔,是否有更确切的证据,有更科学的解释。伏羲氏作卦前的取材对象是天地万物鸟兽人文;八卦的取象是天地日(火)月(水)雷风山泽。易理的性能特征是“上下不居,周流六虚,刚柔相易,唯变所适”。易卦能通此神明之德,能类天地万物之情,目的在知天知人以为民用。从八卦始作经《连山》《归藏》《周易》,易卦推演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步步前进,层层深入。知《连山》首艮,《归藏》首坤,《周易》始乾。至于卜筮,西周卜重于筮,东周筮重于卜;《归藏》以数字为卦,却不知《连山》如何。《连山》《归藏》以不变为占,《周易》则以变为占。岁序变迁,时代更替,万物进化,易卦演易。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系辞》。紧接以九卦之德为论说内容,其时当为夏末商初,而不是商末周初。一是因春秋战国时人不可能把商末周初称为中古;二是因殷周之事,下文另有所论。其事当为夏桀之政德衰落,民不聊生。希望能兴德兴政,利国利民,这也可说是不满现实,期待变迁思潮的表现。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盛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在商纣之时这种危平易倾的期欲难道不正是百姓的心声!以上论述虽不能完全验证,但起码情通理顺,合乎规律。从上述可知,古人对《易》也是因时所宜,因事所重,步步处处都可见时代烙印。《周易》之卦爻辞带有“文王拘演《周易》”时隐潜的危机感和以占筮为寄托的方式来教化开导民众之法,这是后人完全可以理解的。把周易看作筮书也并无不然。原因在于只重《经》而不见《传》,更不知道《易》之发展历程及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与《易》之关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者。其实自然之象,卦爻之象,器物之象;宇宙大道,万物之理,卦爻象义,数理逻辑;物之功能,器之利用,从易卦始作前的观象取材,依材定象,观象制器,重德重筮,它们之间的象义规律,数理逻辑,推测验证的实践,几千年来不知反复了多少次!事物变化无时不动,成为历史则永久长存。如果问古人观象制器为什么只能造出木船却造不出汽艇,这是用今人的眼光看待历史,犹以成年人的智能去要求孩童。
 
 
 
 
 
 
 
 
 
 
 
第三部分  立足当今,看《周易》《老子》
论宇宙本原                                                                                                       
宇宙本原是什么,宇宙万物是如何生成的,这是古今中外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周易》《老子》的宇宙本原及生成理论,是中华民族的典范,也是世界的先例与典范。为此我们感到荣幸、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感到责任之重,历程之遥,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有把握,接过前人的接力棒,为完成前人的遗志,为实现民族的夙愿,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勇于探索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我们的责任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要承前继往,必须对前人的经历记载、经验理论做科学、合理、实在的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加工。保原貌为史实,取精真作瑰宝。要启后开来,必须要深入进展,创新开拓。这是对前人的敬重,对后人的负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若不辨真伪或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但形貌好改,本质难易,鱼目混珠一时,赝品终非真宝。楚和氏献璧二王,因欺君连失双足,世传名楚和氏璧,因真质终为至宝;秦始皇焚书坑儒,目的在天下大治,没料到二世而亡,惘用了绝圣弃智。《庄子》曰:“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征征,其征也不征”(列御寇)。此至理名言。我想加一句:“以不道道,其道也不道”。
《周易》的阴阳之道,基天地万物,鸟兽人文,从四时运变,五行化生,溯源于两仪太极,把人们用感官无法察知的一切推置于天地生成前的太极之中。立三才之道,循四时之序,依五行生化,定六方之位,设八卦之象,重六十四卦之型,取三百八十四爻之变,又以天地奇偶之数,五行生成之合,参卦爻之动,象征天地万物生化运变之理,明示阴阳离合转化之规,成变化而行鬼神,推天道而明人事。此即阴阳之道,万物之理。
《老子》以“道”名宇宙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五章)。用“无”“有”代指“道”所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而且“无”“有”是同出而异名的两者,“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老子》第一章)。《老子》所谓的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真空,只因它无法用人的感官所能察知,所以才用‘无’来指代。用《老子》的话说就是:“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还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五章)。学《老子》之道,犹似坠入荒漠大雾之内,好像钻进灌木密林之中,上下不知天高地厚,四面不辨东西南北。怎么办呢?唯一是能钻进去,会走出来。钻进去身临其境,莫钻牛角,莫忘自我;走出来,记忆清新,统观整体,知是今日。《老子》之道,并非为空虚概念所设,《老子》之言并非为满足概念游戏而作,当时也许并没有概念游戏之词之艺,老子本人也对此无暇且无兴趣。《老子》以道名宇宙本原虽然并不十分贴切,但其无有之喻,恍惚之述非常耐人寻味。特别是精、信之名,窈冥之喻,真是微妙深奥,不易了悟。若说《老子》之道是为概念游戏所设,犹如把《周易》纯作筮书一样单纯肤浅。筮书有好多种,古人又从哪些筮书中观出其德义来,当然今人若有亦当赞称。是否有证可明,哪些概念游戏也内蕴大道至理!
我认为《老子》之道与《周易》易理在宇宙本原问题上,虽命名不同,论说方法不同,但结论基本一致。《周易》凭借人自身的感知,基于宇宙中所能感知的一切,设八卦囊括天地万物,从昼夜往复,四季更替,五行生克制化溯源于阴阳两仪直至太极,把人类不可察知的一切即原始统归太极之中。而《老子》名“道”为宇宙本原,用“无”、“有”指代道的可察与不可察,明确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并把不可明察的恍惚,窈冥之物尽归于无的范畴,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程序顺推而至。《老子》“无,名天地之始”与《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相同。《老子》“有,名万物之母”可等同《周易·序卦》“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再用《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二十五章)。“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等描述。解说《周易》两仪生成前的混沌状态不是很妥贴!应当着重指出,这里绝不可忽略而又易于忽略的问题是“恍惚”的物、象与窈冥的精、信之间的性质关系。虽惚恍、恍惚物言实存之质,象指实存之状,其性属阳为显,是具体概念;虽窈兮冥兮,精指物所固有的奇妙本性,信寓物之必然的本能特征。其性属阴为隐潜的抽象概念。物、象与精、信的关系是阴阳表里;体形、性质的关系。如果把它们统统视之为同等不可察知的“无”,那就无法明确它们的性质和存在的意义了。其实《老子》所谓的精、信与《周易》之阴性及功能完全可以等号相连。
以上是《老子》、《周易》对宇宙本原的论述,我们再看看西洋哲学的论述,以利相互借鉴。
徐芹庭先生在其《易学源流》中是这样引述的:“在西洋哲学则发源于希腊,在纪元前五百多年始有泰利斯设定一切万物由水而生。而安那西美尼斯则认为构成人生宇宙的原质是空气。赫拉克利塔斯以为一切事物由火产生。产生一切而不停止的原质为‘原火’。毕达哥拉斯以为一切从数而成,数为一切存在物之原理。德莫克利特斯在纪元前三百多年前以为事物由许多原子成立,事物之生成消灭皆由原子之运动。恩柏多克里斯以为一切物由‘水、火、空气、地’四种原质而成,四者乃万物之根。世界事物之生与灭,由于此四种原质(元素)之混合与离散。此与印度哲学之以‘地、水、风、火’四大因素构成宇宙人生之理论相通。空气之流动即成风。故二者实相同者也。佛教尝借此四大因素,以说明空之哲理,故有四大皆空之说。盖万物之生成由此地水火风组成,其毁也亦散归四大,故曰‘四大皆空’。观夫希腊与印度哲学,对宇宙形成之说,唯得其一曲之理而已”。
那么宇宙的本原到底是什么呢?综观上述所论,我们可以明确肯定:宇宙的本原是物质,是具阴阳属性的物质,这两性物质是生成宇宙的原质。因它们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所以才有了我们和我们能见识的宇宙万物。《周易》的阴阳之名是对物质阴阳性别的确定,五行之义是对物质类别的归属。“一阴一阳之谓道”是言宇宙万物生息变化都是由阴阳物质的本质性能决定的。宇宙的协调统一,是由五行在阴阳物性制约下的生克制化规律调控的。《老子》虽明确了精、信,但因统归于“无”的范畴,与夷稀微混而为一,无法清晰明辨。《周易》的阴阳之道虽明确确立,但由于人们对其认识的局限和肤浅,特别是对阴性物质的本质与特征还了解甚少,对阴阳结合体特别是生命体的阴阳更是辨认不清,这就是产生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源。唯心论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物质世界是精神意识的产物;而唯物论则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那么,二者的是非对错应如何分辨,二者的关系应如何解释为妥呢?若以易道之理、阴阳之论来看,二者的产生、发展、对立合乎宇宙之道、存在之理。《老子》二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宇宙万物皆相对立而存在,如果没有唯心论,那就无所谓唯物论了。就二者的本质而言,唯心论偏重精神意识是偏阴,唯物论偏重可见之物是偏阳。精神意识、可见之物同属物质,只不过阴阳之性有别;同属存在,但却有隐显虚实之分。阴阳是同生共存的两者,精神与物质(以人身为例)是同出异名的两者。它们之间根本不存在谁第一、谁第二的问题,更不存在谁生谁的问题。思维是精神的活动,意识是思维的结果,也是思维的基础。肉体是精神的寄托,精神是肉体的主宰。它们互根同生、相辅相成。如果精神与肉体分离,精神就失去了思维意识的本能,肉体也失去了言语动作的功用,这就是阴阳合则生、阴阳离则死的明证。由此可知,人身(生命体)是阴阳结合之体。还必须明确,精神意识是生命体独有的本质功能,切不可把宇宙间物性的阴阳与生命体的阴阳(精神意识、血肉之躯)混为一谈,它们之间是有根本区别的。宇宙间的阴阳,独具物质的阴阳功能,却没有阴阳结合体即生命体阴阳的特殊功用。因此,要正确认识宇宙,必须明辨阴阳。要明辨阴阳,就一定要了解阴阳的性质、功能及特征。
 
 
 
第四部分  阴阳物质的性能与特征
阴阳是很古老的概念,应始于两仪即天地、指代以日月。自伏羲氏观象于天、取法于地,观鸟兽人文与地之宜,作八卦天地定位以来,天地就是阴阳的象征。阴阳的命名意义非同一般,它道出了万物的始祖,宇宙的本原。为人类认识自我、认识万物、认识宇宙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说万物皆由阴阳二者组合而成。于万物虽有些呆板,但它有鲜明的中国地域特色。“冲气”是阴阳相互作用的方式,“冲气以为和”是言阴阳双方通过冲气的作用方式,达到相互协调、和谐统一。《周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者,是明阴阳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的始祖。阴阳之道就是宇宙大道,阴阳之理就是万物之理。对阴阳的争论始于唯心论与唯物论。从表面看,双方是在意识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产生谁问题上的争论,实则是关于阴阳的争论。产生这种争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物质,对阴阳没有清楚的认识,没有明确的定义,致使相互之间分辨不明,混淆不清。排除和避免这种弊病的唯一方法就是确定物质,明辨阴阳。
什么是物质?物质是构建宇宙,组结物体,合成生命的基本元素。
什么是阴阳?阴阳之名,内取日月之性,外象日月之用。内取日月之性者,日为太阳,月为太阴;外象日月之用者,日丽中天,行为白昼,月光虽明,只宜夜间。所以阴阳之名,一字双关,义象并用,以之所能类比者尽归阴阳范畴之中。所以阴阳网络宇宙。经纬天地,规律万物。阴阳与物质的关系,正是中华易道的核心所在,宇宙本原的始初所在,解开当今科学谜团的关键所在。
物质是构建宇宙,组结物体,合成生命的基本元素,物质分阴阳两性。阴阳二物,虽其性相反,功能互异,但却独阴不生,孤阳不长,必须阴阳结合,互生共存。比如人身,血肉之体为阳,精神意识为阴。血肉躯体是精神意识的寄托,精神意识是血肉躯体的主宰。思维是精神的功能活动,意识是思维的结果与基础。分子、原子、粒子、量子是物质,是阳性物质;精神意识、电波网络也是物质,是阴性物质;只不过阴阳之性有别。阳性物质是存在,是实存在、可感知,属显性;阴性物质也是存在,是虚存在、不易察,属隐性,只不过存在的虚实隐显方式不同而已。所以阴阳之间根本不存在谁第一性、谁第二性的问题,更不存在谁生谁的问题。唯心论与唯物论的争执是对阴阳物性的曲见偏执。如若仍有感不足为信,可再看看人的生死之时:当婴儿呱呱坠地时,表明他已离开娘胎来到新世界,开始了人生的旅行,他是带着肉体和精神同时到来的;当他走完人生旅程,朝天一躺两腿一蹬时,精神失去了思维分辨的本能,肉体丧失了言语动作的功用。这就是“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周易·系辞》)”之义,阴阳离合,决定生死的征验。
再者,当今宇宙学家、物理学家们所谓的物质与反物质或非物质,能量与暗能量或负能量,粒子与反粒子或虚粒子等都属阴阳的范畴。这里的暗物质或非物质,暗能量或负能量,反粒子或虚粒子都属阴性物质。这表明科学界对阴性物质已有所发现、有所察觉,更可喜的是量子力学对“波粒二象性”的观测、描述和命名。用中华易道阴阳物质观来看“波粒二象性”就是物质阴阳之性的相互转换。
理论源于实践,设想出自推断。真理定能接受科学的检测,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炼,不怕火炼不是不需火炼,而是越练越纯正,越练越精真。名贵黄金胜群珠,质重寸斤压百宝;按理说:大道能经考验。能经考验就要更加考验,果就愈验愈高奥,愈验愈幽深,性为阴阳决生死,形呈隐显定“乾坤”。
海洋是鱼类的世界,陆地是兽类的世界,天空是鸟类的世界,它们也都是人类的世界。无法测知,不能界定的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内心世界是精神意识,思维境况的总和。阴阳物质宇宙观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是阴性物质,内心世界是隐性世界,这是由阴阳物质的性质功能决定的。阴性物质是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测不准的。它不受时空局限,不受物体阻隔,无处不到,速度无限,但不占有空间。古人云:人身虽小,暗合天地。此喻非常恰当。人的血肉躯体是显性世界中的一小点,人的内心世界也是隐性世界中的一小点。英国物理学家D·博姆的“显在序”、“隐含序”与显性世界、隐性世界很相近。虽然他并未说清“隐含序”的基本状况,但他也间接察觉到了“隐含序”的存在。他所提出的“引导波”就是阴性物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全面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卫星网络已伸向太空。这是对阴性物质的利用,对隐性宇宙的开发。对此科学界尚未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因为隐显世界是相对立存在的两个世界,阴阳物质是性质相反的两种物质。不了解阴阳物质的性能,不懂得隐显世界的规律,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是根本不可能的。为了正确认识宇宙、合理解释万物、科学揭开宇宙谜团,我们有必要把阴阳物质的性质、功能和特征;隐显世界的存在规律及相互关系,做简单的区别、定义和说明。要说明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天地生成前的宇宙状况说起。
《周易·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老子》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周易》之太极、两仪、《老子》的“道”、“无”、“有”,同言天地生成前的宇宙状态,只不过称谓不同而已。粗略地说,天地生成前的宇宙是隐性的,天地生成后就有了显性宇宙与隐性宇宙的相对立存在。要是再说确切些,就应以物的可见与不可见为界限,不可见时属隐性,可见后属显性。但在最原古的隐性宇宙里,阴阳物质以其最基本的元素状态存在,依其最基本的阴阳之性运动变化着。这里阴阳物质的存在是混合的,而在显性宇宙中阴阳物质是以结合态、组合态、化合态为主体的。凡物质皆因存在而运动,皆因运动而变化,阴阳结合的复质更是如此。物质的运动永不停止,宇宙的发展永无止境。而今我们所看到的宇宙仍是在不停地运变着,只因宇宙太大、运变太慢,而我们所能看见的时间又实在太短,只是无法察知而已。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所观测到的一切如实地记录下来,把研究所得的结果完整地记录下来,留给后人以作参考,用作验证。原古时的宇宙状态是隐性的、清和的;天地生成前的宇宙状态是混沌的、恍惚的;天地生成后的宇宙状态是隐显对立的、相对稳定的。因为无论何时何处,阴阳是相对协调的,能量是相对平衡的,隐显是相对稳定的。这就是阴阳之道,万物规律。
阳性物质(包括阴阳结合的复性物质)是构成显性宇宙的主体物质。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显性、属实存在;存在形态是粒子、原子、分子及物体;占有空间,有质量有引力,同时也受到引力牵制,它们的速度在光速以下。这些都是人们比较熟悉的。
阴性物质是构成与显性宇宙相对立存在的隐性宇宙即天地生成后的隐性宇宙的主体物质(不包括天地生成前的隐性阶段,因为二者的因素是有区别的)。阴性物质的存在方式是隐性,属虚存在,存在形式是各类波。如思维波,它无所不及、无处不到、速度无限、不受时空局限、不受物体阻隔;如信息波,它无处不在,充满空间而不占有空间。在隐性宇宙中,阴阳是同生互异,无形共存的物质;在显性宇宙中,阴阳是结合同生,相辅相成的物质。阴性物质是网络的基础,其运行受网络调控;阳性物质是网络的组成,是阴性物质借以发挥其功用的依靠。
网罟之名,出自伏羲,在他作八卦重成六十四卦之后,“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周易·系辞》。《老子》七十三章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周易》之弥纶、范围、不过、不遗,《老子》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皆抽象之词,意在说明易理老道的包容、范围囊括之功能。
经络之名始于针灸,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之说,合称经络。人身之经络,是意识感应的传到通道,遍布全身,无处不到。现今的网络一词,包涵、通道二意并用,具体抽象一语双关。如通讯网络、交通网络、水利网络等。这些网络间也是相互配合为用的。如水利网络,它不单是水的通道,而且有道路、动力、信息网络的配套;如交通运输网络,不但有动力、信息网络配套,就自身而言,有公路、铁路实有可见的网络,也有海上、空中虚存不见的网络,还有火箭、行星、卫星的轨道,这些虽有隐显虚实之分,但皆为通道之类。又如信息网络,虽有名称的不同、范围的差异、远近的区别,但其原理同一,波导同类。再如人身,精神感应通行于经络之中,传导于细胞之内,若涉外则以思维波的形式运行。思维波由精神指挥,大脑中枢神经调控。无限自如,无时空界限、无物体阻隔、无处不到、无所不及。在显性有语言动作的表述,喜怒哀乐的流露;在隐性有思维推断的活动,意识观点的确定,这应该就是人内心世界的基本状况。个人的思维波、群体的思维波、整个人类的思维波;各地的信息波、各国的信息波、整个地球的信息波、太阳系的信息波、银河系等等,波导无处不在,网络处处都有,但千差万别,各不相同。这就是无处不在处处在的网络波导及阴性物质。阴性物质活动在隐显宇宙之内,往来于隐显宇宙之间,调控着隐显宇宙的相对协调统一与平衡稳定。
 
 
 
 
 
 
 
 
 
 
 
 
 
 
 
 
 
 
 
第五部分  宇宙生成之理与运化之道
宇宙的本原是什么,我们可以明确肯定地说,宇宙的本原是物质,是分阴阳之性的物质。《周易·系辞》明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有太极”之“易”,指易理易道,言易理易道出于太极,行于太极。太极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是生两仪”是言由太极化生出两仪即阴仪、阳仪亦即天地。由此可知宇宙道理乃一阴一阳。道者首之,源于性而出于理,统辖宇宙而规律万物。《周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者即此。在宇宙的原古之初,构成宇宙的阴阳物质是以最原始的基本形态存在的,所以叫它宇宙本原。在宇宙不同的维层中,在同维层的不同局域中,物质的分布不尽相同,这也许就是形成不同维层、不同星体的主要原因。这时的宇宙应该是全无的隐性状态,就是《老子》十六章的“致虚极、守静笃”。宋人周敦颐在太极前复一太虚,应是以此推究而成。这些全无状态的原始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经结合、化合、组合等不同方式又产生出许多不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复质。因物质都具有能量,都在不停地运动,阳性物质和复质有质量有引力。它们靠自身的能量不停运动,靠自身的引力、本性不断结合、组合、化合,由小渐大、由微渐著。这应该就是从无到有的生发过程,即全无—混沌—著明的过程,也就是《老子》一章“无,名天地之始”和四十章:“有生于无”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将欲著明而尚未著明之时似有若无,飘渺不定的宇宙状态,就应是《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的状态。《老子》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是《老子》对“无”的详述,实质是对天地生成前混沌状态的详细描述,也就是《周易》两仪生成前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
当物质生发为著明之时就成了有形有象的物体,这就是无中生出的有了,它就是天地的初始,显性宇宙的初始。这些有形有象之物不停运动,不断结合、组合、化合,经过千百亿万年的漫长岁月,才形成了我们所能生存的地、所能见到的天、所能感受的万物、所能探究的宇宙。当然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之理尽在其内了。《周易·系辞》说:“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正言此义。
话虽说到了今天,但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如星球为什么会运转不停?动力来自何处?像地球上的资源一样会不会枯竭?星球运转的轨迹是谁界定的?是怎样界定的?会不会错乱?星球为什么会悬空不坠?它们受没受撑浮?会不会坠落?如此等等。要探究这些,必须要对整体宇宙有比较全面的认识,避免局限单纯。首先我们需要确认宇宙是个相对平衡稳定,协调统一的自然体,它有协调制衡的本质功能,也有维持相对稳定的自身规律。天地万物都是在宇宙这个总功能的调控中、总规律的制约中互根共存、相互制约、彼此协调、和谐统一的。统一的权威是阴阳,调和的行者是五行,它们各依其性,各守其职,各就其功,维系着宇宙的生存发展,和谐统一。这就是宇宙大道,万物之理。
就星体的形成而言,形成方式是阴阳物质的结合、组合、化合,这些过程都是在不停运动中完成的。就其质体而言,与它所处的维层,所运行的局域的物质分布密切相关。星体所具有的质量、能量、引力决定于构成星体的物质种类。其体积大小,除物质种类的不同而外还与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等)有关。总之,星体也是一个个统一的自然物体,不协调就无法组成一个统一整体。它的质量、能量、引力,是构成该星体物质质量、能量、引力的总汇;它的运转始于物质的运动,它运转的动力,是构成星体物质能量的总和。有如人体,有肌肉筋骨,气血经络,人的能量都储存在这些组织的细胞之中。星球的运转轨迹,是该维层该局域恒星引力与该行星引力相平衡的空间位置决定的。该行星在这个空间位置上的自转界定了它围绕恒星公转的轨道。这个公转轨道就是它运转的轨迹。在这里各行星间的引力是微不足道的。各行星的卫星的轨迹,是该行星的引力与该卫星的引力相平衡的空间位置决定的。该卫星在这个空间位置上的自转,界定了它围绕行星公转的轨迹,这个轨迹就是它围绕行星运转的轨道。在这里恒星、其它行星、其它卫星的引力又微不足道,不能影响它的运转轨道。引力是界定星球运行轨道的权威,至于星体之所以悬空不坠,并非引力独撑,而是另有其因。悬空只是人类外在感知的概念。从已知的太阳系中的星球基本都处于同一个平面这一事实可以推断,对星体来说,宇宙维层不可逾越。宇宙的维层,也许象地球上海、陆、空那样截然,也许象海洋上层直到几千米深的海底;陆地平原直到几千米高的山峰;接海陆面的天直到几千几万米的高空那样逐渐差异;也许还象从赤道到两极随着纬度增大,海、陆、空的一切境况包括动植物生存分布均有差异。这里既有差异,也有截然;既有相对,也有绝对的存在;又有至极则反的变迁。雪鸮、企鹅、北极熊不可能在赤道内的海陆空生存;赤道中的鱼类禽兽也不可能在两极过冬。谁也无法将浅水生物与海底深渊生物互换;谁也不可能把雪豹和猎豹相移;苍鹰大雕无法在蓬蒿间飞舞;山雀雉鸡也不可能在蓝天上翱翔,因为它们都没有适应这种环境的功能。比目鱼和鲸都是水生动物,比目鱼为适应水底生活,将双目移至额前;鲸为方便水面换气把鼻孔长在了头顶。蛙类为便于捉虫倒长着舌头;啄木鸟为便于爬树足趾前后各长一双。猫头鹰黑夜能明察秋毫;蝙蝠有回声定位的本能……。这些都是它们为适应环境,利于生存的生理进化和特异功能。它们生活的环境范围,同样可用维层的观点和概念来界定。
虽然以上所列举的都是地球上不同环境中的生命体,而星球天体都是宇宙中的非生命体,但无论何种物体都由物质构成。生命体有其独具的功能,非生命体也有本质本能的共性。比如水,在零下几十度不是皑皑白雪就是青青寒冰;在零度之上,不是潺潺溪流、滚滚江河,就是清碧湖泽、浩瀚海洋;随着温度升高,它又变为茫茫白雾,密密黑云,遇冷又化雨雪撒落大地以滋润万物。地球是宇宙中的一点,水是五行中的一行。据此点,依其变,我们可用“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周易·系辞》)之法,从点到面,由此及彼。循阴阳之道,推万物之理,得知宇宙生成之本,明确天地造化之因。再看那微小的浮游生物能在水中繁衍,巨鲸大鲨也能在水中生存;细菌孢子能在空中漂荡,苍鹰大雕也能在空中翱翔。同样,大小不等的陨石能在太空中游移,各种各样的星球也能在太空中运行。太空并非真空,所有之物当然不是空气,更不可能是水,这种以阴性物质为主体的存在有待进一步的探究和证实。鱼类能在水中游,但不能在空中游;鸟类能在空中飞,但也不能在水里飞,也许它们绝不能在太空中游或飞了。因为在一定环境中,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世就的任何物类都有适应这种环境、利用这种条件的功能,能在这里生息繁衍,存在运变。它们不能也无法脱离这个环境,要是失去或脱离这个环境,就无法运转,不能生存。就人的有意作为而言也是如此:轮船能下海,飞机能上天。它们各有各的功能效用,决不可互换。这就是造化所在,维层所成,物理规范,物性定律。
 
 
 
 
第六部分  中华易道与当今科学
龙是集多种动物优点于一身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美德象征;易道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精神写照、美德描绘。易道对宇宙本原,万物之理的论证,是我们指路的灯塔,前进的导航。《周易》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说为我们认识宇宙,穷究万物奠定了基础;《老子》的“无”“有”之名、相生之论为我们探究宇宙本原,研讨生化规律别开了生面、另辟出溪径;因此我们可以改变方位揣摩大象,走出庐山统观全貌。这是探究应有的心态,成见会有,但决不可偏执。
中华易道以《周易》阴阳理论为基础,以《老子》“无”“有”之道为辅佐,集各家之长、受科学检测、经万物验证,尊重物性、尊重科学,推天道以明人事,究万物以利民生。
中华易道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宇宙的本原是物质。在很久很久的远古,它们是以最基本最原始的形态存在的。物性有阴阳,其形有隐显,隐者难察,显者易见。显而易见者是其然,隐而难知者是其所以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是科学态度,不合究事逻辑。要知隐者难,要详明隐者就更难。所以,要探索宇宙本原,穷究万物之理,没有知难而进的勇气不行,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不行,没有团结奋进的作风不行,没有前赴后继的精神也不行。哲理是逻辑的,规律是科学的,容不得丝毫的虚假偏依,不然就会被实践所淘汰。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应包括宇宙本原,形成原理,生成规律,生化过程,现状及预后等一系列问题。探究方法应是宏观天文观测与微观物理研究相结合,以人身为标准模型,阴阳综合分析,隐显全面探究。自古至今,对宇宙的认识论主要有“上帝创世论”、“大爆炸形成论”、及中华易道“阴阳物质生化论”等。就认识程度而言,当今量子力学对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发现、观测和描述;天文学家对宇宙“暗物质”、“暗能量”的发现、观测和描述,说明人类对宇宙本原认识的实践鉴证在经历一次大的飞跃,即一个隐性宇宙的蓝图将初具模型。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与显性宇宙互根相反、对立统一的隐性宇宙,定会被科学实践所证实。宇宙的本原是物质,阴阳物质生成了隐显宇宙,阴阳物质决定着隐显宇宙的一切,调控着隐显宇宙各自的相对稳定和二者的相对平衡,“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结论,定会被人们认可。所以中华易道将在这一进程中起积极重要的指导作用。
生存必具能,运动定用力,生息运动就是耗能损力。能作工的是力,产生力的是能。能虽有好多种,但它们可转换成力。能源于物质,物质是物体的组成,宇宙的要素。其性有阴阳之分,其形有隐显之别,其能有大小之异。离开物质,能量就无从谈起。下面我们用中华易道对当今物理学及宇宙界中的迷惑问题予以解释(物理、宇宙学方面的例证皆引自杨中有先生“《道德经》宇宙的大道”一书),以见中华易道与当今科学的关系。
第一节  狄拉克方程之解
狄拉克方程:狄拉克方程之解,得出正负两种能量,当时人们怀疑负能量的存在和意义。狄拉克以他独到的领悟解释说:那些负的能极确实存在,但是通常已经被电子占据了,这就是“负能量海”。根据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的原理,狄拉克的解释不管到底正确与否,但在当时是可以说通的。再用量子力学的电子路径,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真空中巨大能量转换的量子涨落来认识,狄拉克方程之解的负能量是存在的。
中华易道认为:负能量就是阴性物质的能量。因阴性物质是隐性之物,所以其能,只可间接测知,不能直接观察。
第二节  宇宙总能量等于零
据说天文学家们可以测量诸星系的质量,星系间的平均距离,以及它们退行的速度。把这些数字代进一个公式,就能得出一个数字。而某些科学家已经把这个数字解释成宇宙的总能量了。这个数字在可观测的精度里的确是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宇宙学家们长久以来一直迷惑不解。有些宇宙学家提出:有一个深藏不露的宇宙原理在起着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宇宙的能量就恰好为零。
这个宇宙原理应是什么原理,它为什么深藏不露呢?用中华易道阴阳物质观分析,这个原理就是阴阳平衡原理。阴阳平衡原理是阴阳之性决定的,是宇宙自控的根本原理,根本规律。若无此,宇宙就不可能成为相对平衡、统一的整体。然而这个零,也许并不代表宇宙能量恰好为零之零,而很有可能是代表显宇宙初始状态时能量从零开始之零。因为求这个零所用的数字皆经观测所得,所用公式也一定是显性宇宙的适用公式,而且所用的速度是退行的速度。
第三节  虚粒子和暗物质
对虚粒子,量子力学是这样描述的:不象实粒子,它们不能被粒子探测器直接探测到,但它们具有可测量的效应。暗物质的概念量子力学认为是星系、星系团以及可能在星系团之间的物质,不能直接被观测到。但是,可因它的引力效应被检测到,并且宇宙中的质量约多达90%可能处于暗物质的形式。
一个由意大利和中国物理学家组成的小组,于2008年4月16日再次提出,他们发现了神秘的暗物质粒子。天文学家说暗物质粒子把星系包裹起来,对宇宙的演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上述对虚粒子,暗物质的发现和描述,我们可以确定,它们的确是存在的,物理学和天文学都已发现了它们并在进一步探究。实际上虚粒子、暗物质都属宇宙中阴性物质范畴,是隐性物质,是与显性的阳性物质互根共生、同出异名、对立对等、相反相成的。这就是宇宙的相对平衡规律之所在。
第四节  “显在序”与“隐含序”
英国物理学家D·博姆提出了“显在序”与“隐含序”。他认为实在有两个层次或两个维。一个是显在性的,可称为“显在序”;一个是隐性的,即隐藏在较深的层次,我们只能间接地感知,称为“隐含序”。并且此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与《老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二者,同出而异名”(一章),“有无相生”(二章)比较相似,但都不如易道阴阳互根、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理论确切本宗。D·博姆还提出一种“引导波”,它具有量子潜能,起源于“隐含序”,它超越了时空,引导着物质粒子的运动发展。
D·博姆这种“引导波”的性能,有些象我们精神的性能,思维波的功用。他对“显在序”与“隐含序”的命名、定性及解释,对二者作用关系的肯定,说明他对暗物质(阴性物质)已有发现并对其性能有所感知。“引导波”是阴性物质的一指,“隐含序”是隐性宇宙的异名。
第五节  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牛顿力学建立在速度相对缓慢的运动状态,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在我们日常的世界里,能量总是永恒的,这是经典物理学的柱石;但在量子微观世界里,能量可以自发产生,以不可预测的方式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或消失在哪里。量子是不确定性,是以光速或近光速运行。然而相对论是以光速为绝对原理,当接近或达到光速时,时间就会变慢,空间就会发生弯曲,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比如一个75㎏重的人,可以转化为30个氢弹大的能量。在量子世界,一个粒子可以同样是粒子性的,也可以是波的性质;所谓的宇宙真空,实际上是巨大能量交换的量子涨落。量子力学认为,在无限的虚空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象大海一样的量子涨落,那里生发着不可思议的巨大能量。恍惚之间正负粒子如潮涌般而来,又在恍惚之间正负粒子湮灭,不知去向何方。
牛顿认为,光应该是粒子性的,就像机枪里射出的子弹一样,它的路径遵循经典力学原理,在枪口和目标之间基本是一条直线。但以量子力学来认识,光是量子物体,有时候表现得象波,有时候表现得象粒子;而电子的路径却是测不准的歪歪扭扭的锯齿状曲线。所以我们平常看到的直线路径,是事物表层的特征,越往事物的内在,比如原子核内部,一切粒子的路径却是测不准的曲线。
以上是经典力学、相对论及量子力学有关物质运动的基本观点。我们这里应着重探讨的是:相对论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换和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变化。对现象界物体运动的路线人们是比较了解的。如直直的光线;弧形的抛物线;环形的星球轨道等。对相对论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或达到光速时,时间就会变慢,空间就会发生弯曲,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就难于理解了。
比如,听说一个75㎏重的人,在速度接近或达到光速时就可以转化为30个氢弹大的能量时,人们不禁会问:如何能使人的速度接近或达到光速?那30个氢弹大的能量是否还能变回75㎏重的那个原人?也许这只是一种设想与预算而已。量子力学也描述了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之象,并未言及“波粒二象性”之质,而且忽略了互变的具体条件及缘由。如一个粒子同样可以是粒子性的,也可以是波的性质;光是量子物体,有时候表现的象波,有时候表现得象粒子;在量子微观世界里能量可以自发产生,以不可预测的方式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或消失在哪里;在无限的虚空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象大海一样的量子涨落,那里发生着不可思议的巨大能量,恍惚之间,正负粒子潮涌般而来,又在恍惚之间,正负粒子湮灭,不知去向何方;原子核内部,一切粒子的路径都是测不准的曲线,而电子的路径却是测不准的歪歪扭扭的锯齿状曲线;量子是不确定性,是以光速或近光速运行;相对论以光速为绝对原理,当速度接近或达到光速时时间变慢,空间发生弯曲,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前面说过,能量源于物质。物质是物体的组成,宇宙的要素。其性有阴阳之分,其形有隐显之别,其能有大小之异。若离开物质,能量就无从谈起。哲理是逻辑的,规律是科学的。万事尽有因果,万物皆有规律。无、有以言微著,阴、阳以明性属。隐显于无有为微著之象,隐显于阴阳为波粒之性。所以粒子之为物,其性属阳,其形为显;如若转化为波,其性属阴,其形为隐。质量与能量的转换,粒子与波的互变,皆阴阳虚实之变,无有隐显之变,这种变化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上述之论的根本病错,就在于不知道物质的阴阳之性,不了解阴阳的隐显之形,忽略或模糊了互变的必要条件,将阴阳混为一谈,把隐显共和一处,因而混淆错乱。若以物质的阴阳之性,隐显呈形的特征加以甄别,就可以清晰明辨了。
第六节  宇宙中存在着意识
《可怕的对称》一书的作者Anthony  Zee讲过:“不可否认,宇宙中存在着意识。一般来说,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显然没有研究这个最为明显的现象。在我们存在中占中心地位的意识仍然是个谜”。
虽然名书为《可怕的对称》,但这是对宇宙境况有所感悟、察觉所作出的结论。其实对称并不奇怪,也不可怕,也许是引人注目之用吧!对称,只是万物存在的一种方式,相对平衡形成的一种现象。早在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就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之论;《周易》两仪相对,四象相对,八卦两两相对,六十四卦也两两相对。两两相对的二者之间,定有个近似标准的点或线。对这个点或线而言,两两相对的二者对称也对等。所谓的“对称性自发破缺”,也只不过是对立存在中相对平衡的协调余地与活动空间而已。
要谈意识,就得涉及阴阳。精神是阴性物质,思维是精神的功能活动,意识是思维的结果,即已形成的观念。意识也属阴性,它是精神思维的基础与指导。我们认为精神意识是生命体独有的东西,因为它是阴阳结合体的共同产物。所谓宇宙中存在的意识,应当是指宇宙中存在的阴性物质及其功能。阴性物质,是隐显宇宙相对立存在以来,构成隐性宇宙的主体物质,应包括当今科学所称的虚粒子、暗物质、暗能量以及各种波。它们只具备阴性物质的性能,并没有精神意识的功用。比如,人身是阴阳结合的复质之体,有精神意识之功能。若阴阳一旦分离,阴性的精神意识就失去了思维判断的本能,阳性的血肉之躯同时也失去了言语动作的功用。古人云:“人身虽小,暗合天地”。古人认为,天阳地阴,人乃万物之灵,秉天地精气而生,故人的生化之理与天地同道。就现今的认识来说,人身不但是暗合天地(阴阳),更是隐显互利,互根同生,相辅相成。所以,人类自身就是无与伦比的宇宙模型。若能察知并把握人的精神世界,就可基本了解隐性宇宙,那时的虚粒子、暗物质、暗能量就不再是谜团了。
第七节  上帝创世论、大爆炸论和黑洞论
上帝创世论、大爆炸论和黑洞论,是影响普遍的宇宙形成之说。其大要如下:
《圣经》描述的上帝创生万物的过程是:神想要什么,于是就有了什么。比如,神说:要有天地,那么天地就出现了;神说:要有日月,那么日月就出现了;神说:要有陆地海洋,那么陆地海洋就出现了等等。
大爆炸描述的宇宙之源是一个点,是宇宙物质压缩到极限的一个点。而后巨大的真空能量使宇宙发生暴涨,暴涨速度超过光速。当真空能全部转化成物质能时,暴涨停止,宇宙开始热化,引起大爆炸。再根据量子力学、相对论、牛顿力学等知识,科学家们沿着粒子结合成原子,原子结合成分子,最后组成物质的思路形成显性宇宙万物。
黑洞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哈勃望远镜所观测到的实在性黑洞;一种是霍金先生的理论性黑洞。
对于世间的一切,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分辨的方法不同,认识的程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在两千年前,上帝创世论(神话)其实是对世间万物之道无法明辨的一种解释,也可以说是一种美好的心神寄托。时间在不停地向后移动,人类的认识在不停地向前推进。上帝创世说是美好的心神寄托,大爆炸论是奇异的科学幻想。霍金说:“上帝选择宇宙的这种初始结构,是因为某些我们无法理解的原因”。还说:宇宙的定律也许原先是由上帝颁布的,但是看来从那以后他就让宇宙按照这些定律去演化,而不再对它干涉。
我们可以试想,从鞭炮到原子弹,都是人类用特殊材料有意制造出来的爆炸物,可爆炸后都是什么结果?宇宙间的一切物质是否都有这样的性能?有什么力量能使宇宙间一切物质形成一个极限的奇点,又是谁能引爆整个宇宙?在目前看来只有上帝。上帝也真有这样的能耐,但上帝绝不会去做自取灭亡的傻事!如果说宇宙是通过真空能转化为物质能开始热化而引起了大爆炸,那时热化的温度应是多少?是1000℃,2000℃,5000℃,10000℃?据说太阳表面的温度为5500℃--6000℃,中心度数约为1500万℃。那太阳为什么不爆炸,是因为温度还太低?太阳的温度能否再升高,会不会因温度过高而爆炸?看来宇宙大爆炸是没有可能的。即使有爆炸,也只不过是宇宙某个局域中发生的特殊现象,绝不是宇宙的生成之理和运化之道。
哈勃所观测到的黑洞,无论大小,也都是具体的存在。应该和地球上出现的黑洞一样,也是某个局域的特殊现象。地球上的黑洞就是台风和龙卷风形成的。通常人们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观察它们的,其外形大体像个漏斗。假设在海下或地下观测,海水和陆地都是透明的,而且观测点的位置也很合适。当台风经过海面时,你就一定会看到一个很大的黑洞。因作用于海面急速旋转的强劲风力把水面撕扯成水带,冲化成水珠或水气,一股脑儿地往黑洞里旋转抛送,这是旋转的风力受海面反阻的缘故。夹杂着浓浓水珠水气的旋转气流阻隔了光线的透入,所以形成了我们感觉上的黑洞。龙卷风更是如此,地面上的尘土沙粒,所有垃圾、甚至连同人、车、大树等都成了它的玩物。从地下看尘土垃圾遮蔽了光亮的龙卷风同样是一个能吸取能量、能吞噬光的巨大黑洞。如果这时你在它的上空,那就应是另一番景象了:台风的漏斗上口,定有白云般升腾的水气,有喷泉般骤降的暴雨,也许还会是看不清的迷雾;龙卷风漏斗的上口,或是黑云般翻滚的尘砂,或许是向四周撒落的垃圾。它们的阵势非常凶悍,所过之处必遭重撞,但对整个地球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它们只是很小局域中的特殊现象。
它们的成因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两股距离、速度、角度、强度适宜的相对气流;二是一个比重大于气流的反阻面,如海面、地面等。形成黑洞的原理应是旋转离心力的作用,离心力的大小和速度大小与黑洞大小成正比。哈勃所观测到的黑洞及形成原理,也许近似地球上黑洞的状况及原理,并且哈勃所观测的方位也正好处在黑洞底部。这种黑洞是对流物相互作用的旋转力与面的反弹力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它没有坍塌的性状和必要,只有发生、经过、消失的过程。望远镜所能观测到的,只能是显性宇宙的现象,只须用显性的物理去认识即可。
史蒂芬·霍金在谈时空理论时曾着重指出:“正如任何其它的科学理论,它原先可以是出于美学或形而上学的原因而被提出,但是对它的真正检验在于它所给出的预言,是否与观测相一致”。其意是预言要得到实践验证,方可成立,这是非常正确的。霍金的理论黑洞与哈勃所观测到的黑洞是相一致的,这就可以证明黑洞理论是正确的。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就有一句名言:“以不征征,其征也不征”《庄子·列御寇》,意思是:以无法验证的东西作验证,其验证的结果还是没有得到验证。若以哈勃的观测来验证霍金的理论,不正是“以不征征,其征也不征”的结果!
再者,当代最著名的宇宙学家霍金认为,他一生的贡献是在经典力学框架里,证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变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辐射而越变越小,大爆炸的奇点不但被量子效应所抹灭,而且整个宇宙正是起源于此。
霍金这样的自述自评,既实在又矛盾。实在的是他在经典力学框架里得出的结论在量子力学框架里被推翻或消失。矛盾的是,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似乎水火不相容。不管怎样,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可佳的、科学的。这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引力和量子力的矛盾一样,并不是物质与物体之间固有的,是人们的认识未能清晰明辨造成的,病在人而不在物。引力能界定行星和卫星的运行轨迹,可它在原子中却弱得无足轻重;而量子力虽然对认识原子中的电子行为至关重要,可对星球的运行却微不足道。这是表象,是已所知的其然。为什么会这样的缘由,就是其所以然。正因为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才觉得莫名其妙,不可思议。把不知所以然之象,只当矛盾看待,实不合矛盾本义,还想加以调和,又何必多此一举。实际上引力和量子力并不矛盾,它们都在各行其权,各守其职;各就其功;引力学和量子力学是各有所取,各循其理,各有矢的。它们的关系是内与外、大与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经典物理框架与量子物理框架也是这样。似乎不可相容的错觉,是黑洞论和大爆炸论的错误结论造成的。世界是物质的,哲理是逻辑的,规律是科学的,易道是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经典力学解决的是显性世界的问题;量子力学正在探究隐性世界,要解决隐性世界和隐显世界之间的诸多问题,涉及面更广阔、层次更高深、任务更艰巨、要求更严谨,这就更需要人们有持久的热情,连续的奋进!中国有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意志是成事的先决条件。然所成之事,必须是合理之举,得道之行!
(责任编辑: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